跳到主要內容

Fedora 29 架站實務 之 Part 0 現在的Fedora 是怎麼樣的發行版 ?

Fedora 是什麼 ?:


RedHat 紅帽公司在Linux領域中十分知名,原先應該是不會有Fedora 這個東西,不過在紅帽公司決定於2003停止發行Red Hat Linux (和RHEL是不同的東西)時,便將主要的Linux 產品分為兩者,一個是專注於企業環境與穩定的RHEL,一個便是不斷介紹最新功能並強調社群維護的Fedora。


然而要論在台灣的知名度… 如果就以個人經驗而言,活躍其間大概為Ubuntu 出現之前。Ubuntu 大約在2006年左右逐漸佔領台灣區的使用者。而當我上國中時,電腦教室還有Ubuntu 6.06 作業系統呢,而Fedora 便逐漸的式微。所以這也是在台灣 Fedora 的能見度比較低的原因。而個人分析的原因可能是第一個比較能夠完整支援繁體中文(大五碼)而且免費的Linux 發行版,這能夠從Red Hat Linux 時代就感受的到,在我第一次接觸Linux時是Red Hat Linux 9,雖然當時不太確定什麼原因設定不了注音輸入法,但是完全中文化的環境在當時的Linux是十分少見的。

2003年最後一版的Red Hat Linux: 9.0 繁體中文版的桌面:


Not a nice guy:

如果有上Reddit 的朋友,A nice Fedora 經常是r/niceguys 的戲稱,而原因不多述(迷因有時是沒有原因的),當然這裡的Nice guy 是一群: 覺得我只要對女士(或愛戀對象)一點點好,當別人不知其意圖或是無法感受到他 『好』的時候便會做出很.... 我覺得這邊留給懂英文的客官們去看就行了。而如果有人想要我去翻譯Niceguys 版的東西放到部落格上…Well,你敢建議,我敢提筆。

話題扯遠,當然我們這邊的Nice guy 等同於真正的好人,而為何Fedora 不是好人,對於新手而言: 最怕的便是按照意思安裝後系統不會Work。Fedora 由於軟體更新速度快,發行版汰換速度也非常快,Bloody-Cutting-Edge 的特性讓其軟體的安裝可用性有時並不高。不是軟體不會Work,而是軟體安裝包裡的Script寫錯,導致預設的設定是需要修改才能執行的,這種問題比比皆是。但這樣講Fedora 是有點過分,其強大的社群,也已改寫Fedora 過往讓人的印象,如果下載Workstation(給個人使用)的版本的人,絕對可以感受到其軟體新穎、系統穩定與順暢的程度,遠比以往的Fedora都高上許多,已接近開箱便直接使用的程度。

馴馬跟野馬的差別:

前者我們提到Fedora Bloody-Cutting-Edge的特性,拿來做為伺服器時,這會讓新手(或者還沒有足夠技巧該知道去系統哪裡撈Log的人)十分困擾,就已經怕文字介面了(Fedora Server版是文字介面,但我們會介紹新工具: Cockpit) 裝了這個不Work,兩個發行版間的解決方法不能互用等等,就像一批野馬,總是要使些手段讓他好好工作。而馴馬與野馬的差別也便是Fedora 在紅帽公司中扮演的腳色,一旦一項技術或軟體已經達到成熟穩定的時候,正如野馬教條為馴馬,這項功能便會被引入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之中。
雖然教條完成之後,你仍然可以放心的把事情交給Fedora,但如果是一個怕麻煩又不想Debug的人,與其找一匹新技能一堆但很難騎的野馬,不如去找匹老時好騎的馴馬,例如基於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CentOS (就是RHEL移除Red Hat專有功能的發行版),或甚至比CentOS較為積極介紹新功能的Oracle Linux,兩者都免費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Fedora 最新的管理利器 Cockpit :


和Ubuntu的差別與上手Fedora的原因是什麼 ?:

相較於Ubuntu較為在新穎與注重可即開箱便使用的權衡之下,Fedora 像是一個衝動的大哥,專注於軟體的新穎程度,技術的表現。而就台灣資料取得容易程度,Ubuntu絕對大勝,Fedora 多數的資料比較容易在國外網站取得,建議英文是好些會較好。

而對於一個新手,上手Fedora 的原因是什麼呢 ? 這就像雙節棍是個很難練的東西是相同的,厲害的人很厲害,不會用的人打得自己全身是傷,當然Fedora 給新手的下馬威便是: 挫折。就是挫折,但在這無限的挫折之中,你便會更了解Linux系統中的道理: 事出必有因,這是面對任何Linux發行版時都應該持有的態度。找出問題,最後便是解決問題。

Ubuntu 6.06在當時最大優勢: 你可先用LiveCD 試用試玩,覺得可以再安裝也行,進而提供了一個不用安裝不用手續,便可以立刻玩一輪的Linux,這在當時的Linux算是少見的:

典型的Ubuntu 6.06 操作介面:

我想也是因為這個奇遇,2007年起Ubuntu 成為我工作用的作業系統好一段時間,不過我唯一找到的照片有我與Ubuntu 相關的只有一張我與電腦在2009年的合照,還有一張2008年左右的桌面Screenshot:



我接下來要怎麼寫呢 ?:
接下來我會分成十個區塊來寫,由於這是專案導向,並非理解Linux系統導向(我也不覺得我會寫得比別人好),專業名詞我會儘量解釋,但不是主要目的。我會以以下的十個Part來寫,從0到完成架站的過程。




I need help,你可以幫我嗎 ?:

Well, Linux 上會遇到的問題不勝枚舉,我知道的我會回答,但要注意: 不一定有效,Fedora 29 也是一個不斷更新的發行版,軟體套件庫裡面的軟體也會更新,Script 也可能不同。所以也許在某時某刻按照方法做可能有效,也可能會無效。

或者,可以上Fedora TW論壇:
https://fedora-tw.org/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暫時當一下外國人的 SoftEther VPN Gate

在一個自由的國度與優質的ISP裡: 這兩個評斷台灣的網路服務環境,我想許多人便是吐槽不已,但我想與各位討論的,便是靜下來思考: 台灣的ISP好在哪些地方 ? 還記得第一次日本出差的嚮往,我期待著超乎我能所想像的高速網路,隨處可方便使用的行動網路。莫約小學(2006年左右),網路上大家總是謾罵著中華電信傲慢無理的價格且速度緩慢,而日本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光纖鋪設,便是邊用中華順便謾罵。 而在日本的三個月期間,用的是NTT(相當於日本版的中華電信)的有線網路與4G服務,我覺得才便能體會台灣ISP所提供的服務水準: NTT FLET'S光迴線 300 晚間尖峰時段測速 2018/3/05 會津若松市 中華電信 4G 晚間尖峰時段測速 2019/3/20 花蓮縣壽豐鄉 在日本,無線網路通訊基本上是沒有吃到飽的(Au WiMax 雖然流量無限但還是會有每日到量限速),所以若要回宿舍做事最好還是裝固網 But What can I say ? 而台灣的ISP(用中華電信的體驗下來),是鮮少管東管西的: eMule 流量要不要限制、BT故意阻擋等等,讓使用VPN的理由實在不多,而自由的發言,不管控觀看內容,我想這個就留給客官們各自評斷了。 而如果對於P2P不友善的ISP有哪些, 倒是可以看看這個表 ,便一切皆知喔。 有限制地區的服務: 然而網站有些內容仍然會因為地區的關係而決定要不要顯示,如果是學術研究者,會很經常用到TANET的SSL-VPN,因為這些 死要錢 的論文網站都會綁學校的IP Block,要使用非得以用學校的網路出去。日常生活中,最明顯的可以從某些Youtube 影片,陸方的影音網站便能知曉 VPN 與你: VPN能提供的好處不少,但能導致的壞處也不少: VPN的好處: 隱藏自己實際的身分、公共網路上(如機場、飯店等開放式WiFi)他人無法竊聽整個傳輸內容(包含上了什麼網站等等的)、使用當地國網路優勢 VPN的壞處: 不良VPN提供業者可能會記錄傳輸內容、伺服器效能不足導致網路使用緩慢。 SoftEther VPN 與筑波大學: 筑波大學在VPN方面的研究十分奇葩,也相對先進。用盡各種方式建立VPN(甚至只要能送Ping 也能作為VPN,實際運作原理不多說)...

網路卡卡急救章 – 您用的網路,您了解嗎 ?

這是我應該在乎的事情嗎 ? 是,同時也不是。取決於你對於網路的要求程度有多高而有變異。對於一個上上網偶爾看看Youtube的人,這些不是他會在乎的問題,便宜,能用就好,對一個線上遊戲玩家來說,穩定才是首要考量的問題,對一個追劇狂來說,方案提供的總流量才是考量。所以正在看文章的您是什麼樣的使用者呢 ? 無論怎麼樣的使用者,對於自己正在使用什麼樣的網路多了解一些,也不是壞事。

FreeBSD 13 安裝實務

 FreeBSD 是什麼? : 說起 FreeBSD,也許你沒聽過。但 FreeBSD 的歷史與現在的影響,絕對遠超過你的想像。稱為作業系統界中不知名的巨人,絕對不為過。FreeBSD 是 BSD (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) - 一個基於 Research Unix 再開發的作業系統 的分支。簡單的說,FreeBSD 可以說是鼎鼎大名 AT&T Unix V5 的直屬後裔,FreeBSD 的穩定幾乎是不需質疑的。 它出現的地方,也許你意想不到: 喜歡玩遊戲嗎 ? 那你絕對聽過 PlayStation,無論你是不是它的粉絲,或者是恨它恨到入骨的 XBox 支持者,從輕巧的 PlayStation Portable / Vita ,到大的主機 PlayStation 3 / 4 / 5,他們的作業系統 (System Software) 正是 FreeBSD 再開發而成的。 蘋果的使用者嗎 ? 喜歡 Mac OS X (現稱 MacOS) 的穩定嗎 ? 從 MacOS / iOS ... 到 tvOS 等等,其使用的作業系統核心皆是 Darwin。你會發現 Darwin 借了許多,或甚至直接整合 FreeBSD 的核心功能。 FreeBSD 絕對不是玩具,但是個絕佳的工具: 相較於現今的 Linux 更走近個人電腦使用,許多發行版很注重 "開箱即用" 的體驗 - 圖形化的安裝過程,自動尋找驅動程式,安裝完成軟體全備妥在 Linux 發行版上似乎都快成了一種指標。除了少數有特別的核心宗旨的發行版 (例如: ArchLinux - 你怎麼說,我怎麼做),不太注重人性化安裝或設定的 Linux 已經十分稀少。但 FreeBSD 絕對不是這樣的作業系統,它在乎穩定與可控性,安裝程式只提供最基本的環境,剩下的設定與使用者心目中的 FreeBSD 那全部都是使用者必須自行指定 - 一切都要自己來,絕對不是安裝完就好。 且 FreeBSD 過往都是以伺服器環境為主,雖不代表現在的 FreeBSD 不適合做桌上型電腦作業系統,但請不要期待有如 Linux 般排山倒海的桌面軟體,也不要期待都有繁體中文介面,許多時後你會發現要完成的事情,或要執行的功能,沒有或不能透過圖形化介面完成。 不像 Linux,FreeBSD 目前沒...